》联系方式
江西华杰泰矿纤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咨询热线:
400-000-1099
售后监督热线:
13307052533
微信:BBA68868
地址:江西省上高县科技工业园区翠霞东路13号
摘要 使用四种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球形碳酸钙粒子和针状硅灰石晶须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并研究了这两种不同形状因子的无机粒子协同填充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填充范围内,四种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碳酸钙与硅灰石都能提高PVC的力学性能,碳酸钙和硅灰石粒子表面采用ZH1305和WD51两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对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改善更加明显,尤其是PVC的冲击韧性和弯曲模量明显提高。另外,还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混体系各组分的相容性进行了讨论。
引言 聚氯乙烯(PVC)具有阻燃、耐腐蚀、耐磨损、价格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地用于管材、板材、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塑料。但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脆性大、热稳定性差、加工性能不佳等缺点,性能需要进一步改善。传统PVC增韧改性是在树脂中加入橡胶类弹性体,但此方法降低了材料的刚性及尺寸稳定性.目前对PVC的增强增韧改性主要采用添加无机填料粒子的方法.以无机粒子作为填充剂,即可提高塑料的韧性,又保持其原有模量,为开发高刚性、高韧性的聚氯乙烯结构材料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常用的无机粒子为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等。但由于无机粒子的表面常表现为亲水性,其表面晶格缺陷和粒子间静电作用容易自聚形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即“结团”,使之不能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以增加填料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 本文选用碳酸钙和硅灰石两种形状因子差别很大的无机粒子为填料,分别用四种不同的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不同偶联剂对碳酸钙和硅灰石的表面改性效果及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探讨了各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0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材料 广西贺州碳酸钙(重钙),属球形颗粒;江西上高硅灰石,属针状颗粒;聚氯乙烯,SG-5型;硅烷偶联剂分别是KH550和KH560;ZH1305;WD51;其他加工助剂均为市售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成型机;拉伸试验机和悬臂梁冲击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采用KBr压片,波数范围4000~400cm-1。 1.3 硅烷偶联剂改性碳酸钙与硅灰石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处理:在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碳酸钙80~90g和80~120mL的无水乙醇,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2mL的硅烷偶联剂,然后在70-90℃恒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9h后过滤,于100℃下干燥,粉碎,得改性碳酸钙。 硅灰石的表面处理:利用上述同样的改性方法对硅灰石进行改性,得改性硅灰石。 1.4 性能测试 (1)用FTIR红外光谱仪分析硅烷偶联剂对碳酸钙、硅灰石的改性效果 (2)各项力学性能均按相应国标测试 (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上观察试样内部形貌,样品为常温冲击断面,表面喷金观察
02 结果与讨论
2.1 硅烷偶联剂对碳酸钙和硅灰石的改性效果 为了考察分子链长不同的四种硅烷偶联剂对碳酸钙、硅灰石的改性效果,各取适量的改性碳酸钙、硅灰石,经无水乙醇在85℃左右抽提三次,在100℃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与干燥的未改性碳酸钙、硅灰石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碳酸钙、硅灰石经改性及未改性的红外光谱图 a—碳酸钙;b—硅灰石 1—未改性处理:2一经ZH1305改性处理 从图1u可以看出,经改性后的碳酸钙分别在波数为3400cm-1、2910cm-1和1040cm-1处出现了NH、亚甲基的C—H键和Si—O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同样在改性硅灰石的红外谱图图16中也出现波数为2920cm-1附近的亚甲基的C-H键的特征吸收峰。这说明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硅烷偶联剂连接或包覆在碳酸钙与硅灰石表面,形成改性包覆层。 2.2 碳酸钙与硅灰石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分别考察改性碳酸钙、改性硅灰石的填充效果,分别制备了填充10%改性碳酸钙、10%改性硅灰石的PVC试样,并测定了各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 10%改性碳酸钙填充PVC试样的力学性能 表2 10%改性硅灰石填充PVC试样的力学性能 由表1得到,添加改性碳酸钙后,PVC试样的力学性能都有明显提高,其中用ZH1305或WD51改性碳酸钙填充的PVC试样,拉伸及弯曲强度约为纯PVC的120%,冲击强度约为纯PVC的154%。由表2得到,添加改性硅灰石后,PVC试样的力学性能也有明显提高,用WD51改性硅灰石填充的PVC试样,拉伸及弯曲强度约为纯PVC的120%,弯曲模量约为纯PVC的124%。偶联剂ZH1305和WD51的改性效果优于KH550与KH560,这可能是因为共混时硅烷偶联剂较长的分子链更易于与基体树脂发生分子链缠结而形成柔性界面层,使改性粒子表观团粒细化,提高了粒子的分散性,改善了无机填料与聚氯乙烯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和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表1、表2还可看出,改性硅灰石对PVC材料的弯曲强度及模量的影响较大,而改性碳酸钙则对PVC材料的冲击强度影响明显,这说明球状刚性粒子有利于PVC树脂的增韧,而针状刚性粒子有利于PVC树脂的增强6·7此外还发现,采用含有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处理无机粒子,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为有利,而含有较长分子链的偶联剂更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 为了验证碳酸钙与硅灰石两种不同形状因子的无机粒子对PVC材料性能的协同填充效应,制备了10%改性碳酸钙和10%改性硅灰石协同填充的PVC试样,测定了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得到,协同填充PVC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用长链硅烷偶联剂改性后,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纯PVC的170%左右。比较表1、表2、表3可知,协同填充样条的拉伸、弯曲强度及模量均高于单填充样条,尤其是协同填充样条的冲击强度远优于单填充样条这说明改性碳酸钙与硅灰石之间有一定的协同填充作用,二者相互协调,充分发挥了二者不同的填充改性作用。这种协同作用通过下面的SEM分析得到证实。 表3 10%改性碳酸钙和10%改性硅灰石协同填充PVC试样的力学性能 2.3 SEM形貌观察与相容性探讨 当采用超细或微细填料填充时,微细粉体的表面能产生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原生粒子之间重新结合,形成团聚体,在聚合物中难以分散均匀。而填料经表面改性后,表观团粒细化,分散得到改观。因此表面改性对粒径细小的填料有特殊意义。在改性碳酸钙和改性硅灰石协同填充体系,性能测试显示,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这可能是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和硅灰石改性后,在PVC中分散均匀,发挥了各形状粒子的整体优势。对PVC填充材料冲击断面的SEM照片如图2所示。 图2改性粒子协同填充PVC复合体系冲击断面的SEM照片 a-KH-560改性;b-WD51改性 由图2的SEM照片看到,用WD51改性的无机粒子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优于KH-560。用WD51改性后,碳酸钙与硅灰石在PVC基体中分散均匀,三者之间的相界面模糊,相容性较好;且硅灰石粒子穿插在碳酸钙粒子之间,起到阻隔碳酸钙粒子团聚的作用,克服了单一形状粒子的不足,发挥了各形状粒子的协同效应。同时冲击断面上起伏不平,有些刚性粒子脱落后形成空穴,有些硅灰石粒子一端脱落而另一端仍与PVC基体结合良好。因此材料冲击能量的耗散可能通过碳酸钙、硅灰石刚性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脱粘、纤维拔出、界面间的摩擦运动及界面层可塑性形变来实现的。 致谢:江西华杰泰矿纤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硅灰石样品。
版权所有©江西华杰泰矿纤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赣ICP备18000390号-2 技术支持:
服务咨询热线:400-000-1099 售后监督热线:13307052533 微信:BBA68868 地址:江西省上高县科技工业园区翠霞东路13号